孩子爱“挤眉弄眼” 专家提醒警惕抽动症
admin/2019-08-27/ 分类:     儿童阅读202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今年暑假接诊了不少看起来是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他们常常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家长多次警告改掉这些坏习惯也无济于事。专家表示,这些爱挤眉弄眼的小孩可能不是故意调皮,而是得了一种易被误诊、名叫抽动症的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今年暑假接诊了不少看起来是“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他们常常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家长多次警告改掉这些“坏习惯”也无济于事。专家表示,这些爱“挤眉弄眼”的小孩可能不是故意调皮,而是得了一种易被误诊、名叫“抽动症”的疾病。
	  在我国,抽动症的发病率为5%左右,其中2岁到青春期的男孩最易患抽动症。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如频繁眨眼、挤眉、耸肩、嘴巴抽动;其次为发声性抽动症状:尖叫、发出怪声、清嗓、说脏话等;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感觉性抽动症状,孩子会感到脖子、肢体难受等。
	  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介绍,门诊中碰到最多的是学龄前或学龄期的男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经常被误诊,当作眼科、五官科、呼吸科等疾病来治疗。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称这种疾病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递质(多巴胺)太过兴奋、发生改变有关。其中家庭环境是导致抽动症发病的高危因素,如父母过严的干涉管制、压抑的家庭氛围等容易刺激儿童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产生的心理压力可导致抽动症的发病及症状加重。
	  李海峰说,暑期里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和手机,特别是打游戏兴奋紧张的气氛,会加重抽动症。尽管抽动症本身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危害并不大,但如果是频繁的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而且抽动症大多会合并多动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给孩子带来其他后果。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出现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建议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症状轻,一般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上的矫正就可以了。如果症状比较重,就必须辅助药物治疗,除了神经科、康复科,儿童保健科、心理科等都可以诊治,治疗方法各有侧重。
	  此外,治疗中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浙大儿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表示,抽动症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家长要保持放松的情绪,不要总想着纠正、责罚;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多与同龄孩子相处交流,多进行户外锻炼,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都是治疗的必要辅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推荐阅读
        
      最新发布
Recommend article-  
           简单3步,教你分辨宝宝是攒肚子还是便秘! 发布2022-09-29/阅读1397
-  
           科学家们发现让哭闹婴儿平静下来的最佳策略是抱着他们走5分钟 发布2022-09-18/阅读1522
-  
           孩子越高越好?身高管理应打破传统观念 发布2022-09-18/阅读670
-  
           夏季父母哪些行为会伤害孩子? 发布2021-05-27/阅读1422
-  
           佛系放手,挫折教育,定好契约……让孩子快乐成长 发布2021-03-08/阅读1873
-  
           孩子“性早熟” ! 别错过这些细节…… 发布2021-01-08/阅读818
-  
           孩子反复感冒发烧 小心听力下降 发布2020-11-26/阅读1977
-  
           预防儿童颈椎病最好别趴着睡 发布2020-10-30/阅读1753
-  
           秋天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 发布2020-09-16/阅读972
-  
           减少儿童肥胖,合理饮食是关键 发布2020-09-14/阅读1511
热门文章
HOT NEWS


